第(3/3)页 方言答应下来: “好,那你自己去吧,中午记得到协和来吃午饭。” 说完还提现他: “另外,下午的时候,你还得去海淀公社报个道。” 方晨有气无力的点点头: “嗯!知道了。” 方言没多说什么,毕竟也是成年人了,相信他能够扛得住。 接着方言直接上了车,回去了同仁堂。 …… 这会儿马上就到上班时间,方言走进店里后,发现已经排了不少人,连忙先开始给病人复诊做针灸。 忙活了好一阵,才把艾灸的事儿交给了贾大鹏。 外边这会儿病人也排上队了,都是些小毛病,他也没废什么功夫就给开了药,有些甚至直接用成品丸散膏丹就解决问题。 弄完之后方言又开始写医案。 这还是同仁堂只是上半天,要是自己在大医院,不知道得忙成什么样子。 据说之前朱老年轻那会儿在沪上,一天要接待一百多号病人,上午下午都接待,直接给医生干成了体力活。 可见健康的身体对医生是多重要。 不过还好方言写好医案后,并没有新病人来,倒是让他也能松口气,开始在诊台后面活动起身体来。 这时候孔瑶好奇的对着方言询问: “方哥,最近怎么没见到家属来送锦旗了?” 方言回应到: “想送的人早就送了,现在没人送才正常。” 孔瑶看着方言身后墙上挂着的锦旗,说道: “可惜锦旗还差一张,才够十张。” 方言说道: “九张也不错了啊,九在古代的时候代表多,是至尊之数,代表长久和吉祥,是好兆头。” “就比如什么九五至尊,九九归一,九转还魂草,故宫里的许多建筑高度也是九丈九尺,门钉也是横九排,竖九排,还有节气里,九月初九重阳节,九和阳对应,象征一年里阳气最旺的一天。” 孔瑶听到后乐道: “有文化就是不一样,一个数都能给你说出花儿来。” 乐苗这会儿也说道: “你最近看我给的书,看不少啊?” 方言点头: “那是,研究古董嘛,不得多看点?” 又活动了一会儿后,店里来了个病人。 是个二十几岁的姑娘。 脖子长出来好几个硬疙瘩,皮肤有些发紫。 有些低烧,盗汗,但是摸着不疼。 方言给她诊脉,发现三焦,肝,胆风热气毒蕴结,肝肾两经气血亏损,虚火内动。 “医生你看我这是什么问题?”姑娘对着方言问道。 方言沉吟了一会儿,回应到: “瘰疬。” 姑娘没听过这名字: “那是什么?” 方言解释道: “民间叫老鼠疮,也叫淋巴结核。” 听到这名字后,顿时吓了姑娘一跳: “啊?那……那能治吗?是不是很严重?” 方言点点头说道: “不严重,能治。” 说完方言转过头对着乐苗问道: “乐店,上次我让做的膏药做好了没?” 乐苗一听,问道: “做好了,我去给你拿。” 第(3/3)页